—— PROUCTS LIST
- 电压击穿试验仪
- 电阻测试仪
-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试仪
- 拉力试验机
- 总有机碳分析仪
- 低温脆性冲击试验机
- 完整性测试仪
- 漏电起痕试验机
- 磨擦磨损试验机
- 耐电弧试验仪
- 门尼粘度仪
- 落锤冲击试验机
- 垂直燃烧试验仪
- 热老化试验箱
- 氧指数试验仪
- 泡沫落球回弹试验仪
- 橡胶硫化仪
- 气动冲片机
- 哑铃制样机
-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试仪
- 落球冲击试验机
- 阿克隆摩擦试验机
- 恒温恒湿试验箱
- 海绵落球回弹率测试仪
-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
- 毛细管流变仪
- 裁刀
- 海绵泡沫压陷硬度试验仪
- 摆锤冲击试验机
-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定仪
- 熔体流动速率仪
- 平板硫化机
-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
- 微量水分测定仪
- 制样机
- 灼热丝试验仪
- 疲劳冲击测试仪
- 缺口制样机
- 差示扫描量热仪
- 紫外老化试验箱
- 可塑性试验机
- 导热系数测定仪
- 鼓风干燥箱
- 邵氏硬度计
- 海绵泡沫拉伸强度试验机
- 电池内阻测试仪
- 石油产品全自动凝点倾点测试仪
- 闭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
漏电起痕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
高压漏电起痕测试中交直流电压的切换需要结合测试目的、设备能力及标准要求进行综合调整。
以下是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:
1. 理解测试背景与目的
高压漏电起痕漏电起痕(GBT6553-2024)(Tracking):指绝缘材料在电场和污染物(如湿气、导电尘埃)共同作用下,表面逐渐形成碳化导电通路的现象。测试目的是评估材料在高压下的绝缘耐久性。
交/直流差异:
交流(AC):电压周期性变化,导致材料表面放电更频繁,易产生局部电弧。
直流(DC):电压方向恒定,可能加速离子迁移,形成稳定漏电路径。
2. 切换交直流电压的关键步骤
(1)设备配置
测试设备要求:需具备交直流输出功能的高压电源(如可编程高压发生器),并配备漏电流监测模块。
电路切换:
手动切换:通过物理开关选择AC或DC输出(需断电操作)。
自动切换:使用可编程电源,通过软件控制输出模式(需确保设备支持无缝切换)。
(2)参数调整
电压等效性:需根据标准调整电压等级。例如:
IEC 60112标准(交流测试):通常使用100~600V AC。
直流等效测试:若标准未明确,需通过实验确定等效直流电压(可能需提高至1.2~1.4倍交流有效值)。
电流限制:设置过流保护阈值,防止材料击穿。
3)测试条件适配
-环境控制:保持温湿度恒定(如23℃/50% RH),避免干扰。
-污染物施加:按标准使用电解液(如NH₄Cl溶液),确保交/直流测试条件一致。
3. 遵循测试标准
-常见标准:
IEC 60112:规定交流电压下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(CTI)测试。
ASTM D3638:可能涉及直流测试(需查阅具体版本)。
标准选择:若需对比材料在交直流下的性能,需制定等效测试方案(如相同能量等级)。
4. 安全与操作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
-测试前确保设备接地,穿戴绝缘装备。
-直流测试时需注意残余电荷释放(使用放电棒)。
数据记录:
- 记录电压类型、失效时间、漏电流曲线等关键参数。
- 对比交直流下起痕路径形态差异(如直流可能更易形成线性碳化通道)。
5. 实际应用案例
场景1:研发新材料
需分别在交直流下测试,分析材料抗起痕性能的极化效应。
-场景2:认证测试
根据产品应用环境选择电压类型(如直流设备优先DC测试)。
-常见问题解答
- Q:交直流电压能否直接等值替换?
A:不能。需考虑有效值、材料响应差异,建议通过预实验确定等效电压。
-Q:切换时是否需更改电极配置?
A:通常无需更改,但需清洁电极以避免交/直流残留影响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实现高压漏电起痕测试中交直流电压的安全、准确切换,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。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设备手册及标准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