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PROUCTS LIST
- 电压击穿试验仪
- 电阻测试仪
-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试仪
- 拉力试验机
- 总有机碳分析仪
- 低温脆性冲击试验机
- 完整性测试仪
- 漏电起痕试验机
- 磨擦磨损试验机
- 耐电弧试验仪
- 门尼粘度仪
- 落锤冲击试验机
- 垂直燃烧试验仪
- 热老化试验箱
- 氧指数试验仪
- 泡沫落球回弹试验仪
- 橡胶硫化仪
- 气动冲片机
- 哑铃制样机
-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试仪
- 落球冲击试验机
- 阿克隆摩擦试验机
- 恒温恒湿试验箱
- 海绵落球回弹率测试仪
-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
- 毛细管流变仪
- 裁刀
- 海绵泡沫压陷硬度试验仪
- 摆锤冲击试验机
-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定仪
- 熔体流动速率仪
- 平板硫化机
-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
- 微量水分测定仪
- 制样机
- 灼热丝试验仪
- 疲劳冲击测试仪
- 缺口制样机
- 差示扫描量热仪
- 紫外老化试验箱
- 可塑性试验机
- 导热系数测定仪
- 鼓风干燥箱
- 邵氏硬度计
- 海绵泡沫拉伸强度试验机
- 电池内阻测试仪
- 石油产品全自动凝点倾点测试仪
- 闭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
绝缘电阻测试仪可以测试多薄的材料
今天我司收到客户寄来的材料式样想到给大家解释一下材料的厚度 推荐使用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BEST-380绝缘电阻测试仪
绝缘电阻测试仪本身并不直接规定能测试的最小厚度,这个极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:
总的来说,对于商业化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标准电极系统,可以可靠测试的薄膜厚度通常在1微米以上。在科研级设备和特殊电极的辅助下,可以测量低至几十纳米甚至更薄的薄膜。
下面详细解释限制因素和可行的厚度范围:
限制最小可测厚度的关键因素
1.薄膜的击穿强度
这是最根本的物理限制。当薄膜厚度极薄时,即使施加较低的测试电压,也可能产生的电场强度(E=V/d),导致薄膜被电击穿。
示例:假设一种材料的击穿强度为100V/μm。如果要测试1μm的薄膜,最大安全测试电压仅为100V。如果要测试0.1μm的薄膜,最大安全测试电压仅为10V。而很多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电压为10V、25V或50V,这可能已经超过了超薄薄膜的击穿阈值。
2.电极的平行度和压力均匀性
对于超薄薄膜,任何微小的不平整、灰尘或施加的压力不均,都会导致局部厚度变化,产生应力集中点或电场集中点,极易引起击穿或测量误差。
解决方案:使用真空电极,它通过负压将薄膜均匀、无损伤地吸附在电极表面,是测试超薄样品。
3.测试电压
仪器的测试电压范围必须与薄膜的击穿强度相匹配。测试超薄薄膜需要低电压档位(如10V,25V)。如果仪器电压太高,则无法安全测试。
4.电流测量精度/本底噪声
薄膜越薄,其绝缘电阻理论上越低(因为R∝1/d)。
仪器的测量下限(如0.01pA,1fA)决定了能否分辨出流过超薄薄膜的微小电流。如果仪器噪声太大,会淹没真实的测量信号。
5.环境干扰
超薄薄膜对环境极其敏感。表面污染、环境湿度、静电干扰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巨大影响。测试必须在屏蔽、干燥的超净环境中进行。
不同场景下的可测厚度范围
常规工业质检|10μm~毫米级|使用标准三电极系统,测试电压通常为100V,250V,500V。关注的是材料在常规厚度下的绝缘性能。|
精密薄膜研发|1μm~10μm|使用高精度静电计/高阻计和带保护环的平板电极或真空电极。测试电压可能低至10V或25V,并在控温控湿箱中进行。
前沿科学研究|<1μm,可达几十纳米|使用顶级科研级高阻计/半导体参数分析仪,配合蒸发/溅镀金属电极或专用微探针台。样品通常制备在硅片等平整基板上,电极直接镀在薄膜表面,消除了接触问题。测试环境控制极为严格。|
如何确定您的仪器和方法的极限?
1.查询仪器规格:查看您的绝缘电阻测试仪(或高阻计)的最小电流测量范围和测试电压。
2.了解材料特性:查找或测量您所用薄膜材料的击穿场强。
3.计算安全电压:根据击穿场强和您想测试的厚度,计算最大安全测试电压。安全电压(V)=击穿场强(V/m)×厚度(m)×安全系数(例如0.5~0.8)。
4.匹配电极系统:如果厚度很薄(例如<25μm),强烈建议使用真空电极或制备金属电极,以确保均匀接触并避免机械损伤。
结论
对于大多数应用,使用标准绝缘电阻测试仪和三电极系统,可靠测量薄膜厚度的下限大约在1微米左右。要测量更薄的薄膜(如亚微米级),则需要:
更精密的仪器(能提供低电压并测量极微弱电流)。
更专业的电极(真空电极或蒸镀电极)。
更严格的环境控制。
因此,在测试超薄薄膜前,务必评估您的材料特性、仪器能力和电极系统是否匹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