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!
产品列表

—— PROUCTS LIST

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如何校准半导电材料电阻测试仪?

如何校准半导电材料电阻测试仪?

点击次数:86 发布时间:2025-06-23

以下是半导电材料电阻测试仪的标准化校准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,综合仪器原理与行业实践整理:

一、校准前准备

环境控制

恒温恒湿:温度23±1℃、湿度≤60%,避免温差导致电阻率偏差>10%。

电磁屏蔽:关闭周边强电磁设备(如电机),使用三轴屏蔽电缆连接仪器。

设备检查

探针状态:四探针钢针无磨损,排列顺序为电流电极(I⁺/I⁻)在外侧,电位电极(V⁺/V⁻)在内侧。接地安全:测试仪接地线独立接入接地桩(接地电阻<4Ω)。

二、核心校准步骤

1. 空间位置校准(非接触式探针适用)

用激光测距仪调整探针与样品垂直距离至规定值(如5mm),平行度<0.1mm。

压力控制:接触式探针需施加>65N/m的压力,确保电极紧密接触。

2. 电参数校准

校准项

操作要点

零点校准

断开样品连接,执行零点校准消除系统误差。

电流精度校准

接入标准电阻(如100mΩ),调节电流至预设值(半导材料常用1-100mA),>±0.5%需返修

电阻率基准校准

采用已知电阻率的标准片(如0.924Ω·cm硅片),按公式 ‌ρ=2πs(V/I)‌ 验证(s:探针间距)

3. 多功能模块验证

电容补偿校准‌:并联100pF电容测试0.5μS点,补偿误差需<±0.5%。

温度补偿校准‌:输入标准Pt电阻值(如对应25℃的100Ω),验证显示温度偏差≤0.5℃。

 三、精度验证与记录

重复性测试

对标准片连续测量5次,计算离散率:>3%需排查探针接触或环境干扰。

量程覆盖验证

低阻区(10⁻³Ω·cm):用铜标准片

高阻区(10⁴Ω·cm):用防静电橡胶标准片。

校准报告

记录标准器编号、环境参数、修正值,保存原始数据备查。

四、风险规避指南

故障现象

解决方案

测量值漂移

检查接地可靠性或电磁屏蔽(偏差>5%时重启浮动电路)

接触不良

打磨样品表面并酒精清洁,增大探针压力

温度补偿失效

更换Pt温度传感器,重新输入电阻-温度曲线

校准周期‌:常规使用每月1次,高频使用每周1次。
禁用操作‌:带电拆卸探针!高阻测试(>10⁴Ω·cm)时避免手接触样品。

、校准核心步骤

电参数校准‌‌零点校准‌:断开样品连接执行校零,消除系统本底误差(偏差应≤±0.1%)。

电流精度校准‌:接入标准电阻(如100mΩ),调节电流至设定值(半导体常用1-100mA档),±0.5%需返修。‌电阻率基准校准‌:采用标准电阻片(如0.924Ω·cm硅片),按公式 ‌ρ₀=2πs(V/I)‌ 验证(s:探针间距)。

物理参数校准‌‌探针间距‌:激光测距仪调整至标称值(如1mm),平行度<0.1mm。‌接触压力‌:接触式探针需施加>65N/m压力,确保电极紧密接触。

功能模块验证‌‌温度补偿‌:输入标准Pt电阻值(如25℃对应100Ω),温度显示偏差≤0.5℃为合格。‌电容补偿‌:并联100pF标准电容测试,补<±0.5%

 、精度验证方法

重复性测试‌对标准片连续测量5次,离散率>3%需排查探针接触或环境干扰。

量程覆盖验证

量程

标准样品

允许

低阻区(10⁻³Ω·cm)

铜标准片

±0.5%

高阻区(10⁴Ω·cm)

防静电橡胶标准片

±1.5%

、风险控制与周期

风险项

解决方案

测量值漂移

检查接地电阻(需<4Ω)或重启浮动电路

温度补偿失效

更换Pt传感器并重输电阻-温度曲线

接触不良

打磨样品表面酒精清洁,增大探针压力

校准周期‌:常规使用‌每月1次‌,高频环境‌每周1次‌。‌安全警示‌:严禁带电拆卸探针高阻测试(>10⁴Ω·cm)时避免人体接触样品。

附:校准公式示例‌(四探针法)
若标准硅片ρ₀=0.924Ω·cm,探针间距s=1mm,实测V=0.1848V、I=100mA:ρ实测=2×3.14×0.001×(0.18480.1)=0.924Ω⋅cmρ实测=2×3.14×0.001×(0.10.1848)=0.924Ω⋅cm合格范围:‌0.910~0.938Ω·cm‌(误差≤1.5%)

5.jpg


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25

ICP备案号:京ICP备13008716号-5  总流量:255409  管理登陆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GoogleSitemap